寻味星球大脑瞬间闪回过往的觅食经历,你就知道了
某频道又发布了这段视频,“两杯冻奶茶不够”。 当食客点餐时,服务员转身向厨房喊道:“两杯凉茶!”
*讯威星球
哈?
“花草茶”相当于冷冻奶茶,“帅哥”指的是白米,“飞烧走奶”是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的浓缩版……
传统茶餐厅菜单
*讯威星球
脑子里瞬间闪回了以前的觅食经历,仿佛错过了某个茶餐厅的点餐说明。 作为一个正宗的广东人,难道这些年我都点错了菜吗?
看到我的脸皱成了Max的困惑.jpg,我的朋友翻了手机说:“嘿!我们去东莞最古老的港式茶餐厅吃饭,你就知道了。”
“居然还有停车位!” 一条龙摇动着尾巴,他朋友的小破车找到了一个好位置。
停车是东莞人外出就餐最烦恼的事情。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愿意跑去“老城”、“下班堵车”、“停车难”这三个致命痛点,那一定是真爱。
抬头一看,看不到加盟店的港式装修,也看不到传统的红黄招牌。 风格有点历史感。
店门口的柱子上醒目的写着“奶茶名品”、“云台虾”、“牛腩好吃”,还有一句极其地道的粤语情态词“哇”——模拟食客的赞叹。
*照片由作者提供
诸多细节加起来,得出一个感性的结论:这很可能是一家香港人开的茶餐厅。 一打开门,眼尖的服务员似乎隔着玻璃认出了我们。 她抓起食谱书,用恼怒的语气向我们打招呼:
“我还以为你不来了(我以为你不来了)!”
朋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:“刚才太忙了……我要一份牛肉面,一份公仔面,一杯冻奶茶,一杯冻柠檬汁,还有很多吐司。” , 好的?” 屁股还在那里。 天还没热,朋友吃完饭,点了招牌菜。
*照片由作者提供
嘶……我扫了一眼,全是菜单上的字。 趁着上菜前的时间,我终于想通了。 所谓暗语,其实是香港早期茶餐厅所创出的“极简点餐规则”。
为了加快服务员之间的内部沟通,让老顾客能享受到专家的乐趣,而具有香港本土文化特色的浓缩理念在点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,形成自成一体的体系并逐渐流行起来。
茶餐厅点餐暗码
*三水潮汐生活
“这么多人点‘飞沙牛奶’、‘帅哥’、‘美女’,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广东阿姨认不认识。” 柜台后面的香港老板李胜抿了抿嘴唇。
“这有点开玩笑!文化环境不同,为了提高效率,没必要压缩点餐时间。”
朋友在一旁解释道:“哎,这些都不重要,茶馆正不正宗?下次就试试冻奶茶和西式吐司吧。”
每家茶餐厅都有自己的奶茶秘方。 我面前的这杯冷冻奶茶,如果不是加了冰块,本来就是醒目的橙红色。
吃在嘴里口感软滑,不苦不涩。 茶香甘甜,不急也不慢。 香、滑、浓、厚,都是四个字。 如果你点一杯热饮,保证你会一口气喝掉大部分。
*大众点评@我是你的舞蹈老师
在新茶饮越来越像八宝粥的当下,港式奶茶的小众化却是一股清流。 我该怎么说呢? 有点像酒,醇香醇厚。 当你喝下它的时候,你会在心里嘀咕:“一杯是为自己敬酒,一杯是为岁月敬酒”。
这家开了20年的茶餐厅也有点意思。
老板李胜原是东莞一家工厂的香港高管。 作为副业,他与香港的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茶餐厅。 因为在东莞打工期间找不到一家正宗的茶餐厅,所以干脆在东莞开了一家。
老板本人
*照片由作者提供
虽然他说自己偷懒,抄袭了装修。 例如,在香港,土地非常宝贵,而且商店很小。 镜子的作用是在视觉上营造出宽敞的空间。 展位与圆桌的结合,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,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顾客。
但除了美食之外,粗犷而温馨的生活氛围中依然透露着深思熟虑的一面。
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一棵富贵竹树。 墙上的玻璃虽然有些发黄,但每一块都打磨得光亮。 不同的角落里,挂着李升从香港带回来的“门牌号”,上面写着“香港迪士尼乐园”。 有“海洋公园”,有“弥敦道”。
“内森”
*大众点评@降温仍在
据说,每个来到金马茶餐厅的小女孩(包括我)都不可避免地指着香港迪士尼乐园说她是迪士尼公主。
「香港迪士尼乐园」
*照片由作者提供
在工厂工作失败后,经营金马茶餐厅成了李胜的全职工作。
千禧年前后,餐厅所在的花园新村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。 很多从街上的卡拉OK、网吧、台球厅走出来的东莞人,都会被这块黄色传统中式招牌的港式风格所吸引。 饭厅。
墙上的电视正在播放TVB港剧
*照片由作者提供
店里播放着港剧,读着香港八卦杂志,吃着菜,尝试着西式吐司和冻奶茶,分享着和香港一样前卫时尚的都市气息。
但有一个区别。
早年,香港的茶餐厅非常注重翻台率。 你一放下筷子,服务员就会礼貌地清理餐具提醒你“该走了”。
*照片由作者提供
“我拿不了金马奖。” 李胜依旧是那副淡漠的表情,只是现在多了几分凝重。 “以前最忙的时候门口排起长队,我连顾客都赶不走,现在更做不到。”
“快点吃吧,别浪费了。” 警告完之后,李胜再次走到了收银台后面。 朋友催促我趁着奶茶剩下的几口,和西式吐司一起吃。
“某种程度上,茶餐厅象征着我们过去想象中的香港生活。早上吃早餐看报纸,下午喝下午茶,甚至午餐喝奶茶、烤面包, “吃晚饭,能保住邻居的胃吗?两个都算标配了!”
*照片由作者提供
我叉了一块吐司,放进嘴里。 类似于香港牛奶,真正的西式吐司,就像TVB里的那样。
就是一个简单的方形包子,炸成合适的金黄色,里面放了适量的花生酱,还有一小盒标配的黄油,还有因人而异的蜂蜜。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。
看似简单,但不吃才知道它有多好吃。
当我像往常一样把酱油倒在光滑的鸡蛋牛肉上时。 朋友摆了摆手,开始用眨眼的方式表明自己老顾客的身份,“我让你长出味蕾!”
服务员察觉到了风声,递上一小盘酱油。 酱油呈棕黄色,沉到底,油很多,泡着鲜红的辣椒碎。 当你靠近闻时,它还有淡淡的大蒜味。
*照片由作者提供
他狐疑地咬了一口滑嫩的鸡蛋和牛肉,咀嚼中瞳孔不受控制地放大。 很好吃,绝对美味。
这酱似乎有穿透力,辣中带甜,包裹着酱油的鲜香。 绝对不是普通的海天或者网红火锅蘸料可以比的。 如果在东莞有人尝过,就会知道我一点也不夸张。
东莞一家香港人开的港式茶餐厅,融合了多元风味。 虽然是意料之中,但是辣椒酱确实是有诚意的。
*照片由作者提供
“顾客有需要,我们就做。店里的很多食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,比如辣椒酱、酸菜等,很多假货都是从外面买的,我们希望顾客吃得放心。”李胜重复了几句。次。
一个熟客开门进来,迎了上去,“今天吃什么?”
“沙爹牛肉炒娃娃面。” 对方回应道。
店里的招牌菜:沙爹牛肉炒娃娃面
*大众点评@creamcas
朋友告诉我,这里是很多人的“食堂”。 加班后在附近打篮球,如果偶然错过了这一口,我就会来。
虽然没有隔断,但熟客坐下后,似乎并不关心周围坐着的是谁。 每个人都和同桌聊着自己的事情,声音不大,不需要窃窃私语。
我懒得继续观察别人了。 奇怪的是,尽管展位是直的90度,而且没有坐垫,但我的身体却感觉莫名的松垮。
一个人在茶餐厅的悠闲时光
*大众点评@blast的牛腩锅
幸运的是,你周围就有这样的餐馆。 当你不想浏览小红书、大众点评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照片,去70%妆容、30%自信的餐厅时,你仍然可以想起一家你经常去的老餐厅。 店铺。
“不如吃金马!” - 然后,卸下你的警惕,吃饱饭,充满电地离开。